台灣的消費者對比目魚並不熟悉,但是在較寒帶的國家比目魚是很重要的海鮮。在台灣的民俗中常以皇帝魚稱呼比目魚,在我們的成語中以「鶼鰈情深」來比喻出雙入對感情良好的伴侶,其中的鰈就是比目魚。比目魚有那幾類?比目魚的眼睛是長在那一邊?有人說「左鲆右鰈」,真的鲆的眼睛都長左邊,鰈的眼睛都長右邊嗎?我們在市場中看到比目魚要怎麼區分呢?

比目魚1.jpg  

圖示:比目魚眼睛的位置不是生來就在同一邊

在台灣的比目魚分類上屬於「側泳目,其下有「大口鰈亞目」及「鰈亞目

大口鰈亞目:這是比較像一般魚的比目魚,他們的背鰭仍長在頭的後方。我們市場中最常見的扁鱈(格陵蘭大比目魚)就是這一類。

 

gh.JPG  鰈亞目:包括琴鰈科、左鰈科、右鰈科、左鲆科、右鲆科。顧名思義,左/右指的是眼睛長在身體的左側或右側,而鲆跟鲽又是如何區分呢?

牛舌魚A50490002001.jpg  

照片來源:墾丁國家公園海域魚類圖鑑

在日本,比目魚是很常見的海鮮,市場也以鲆(ひらめ)及鰈(かれい)來作主要的區分方式。鲆是演化得更徹底的比目魚,鲆長得比較「平」,嘴巴沒有凸出,背鰭、尾鰭、腹鰭也都「平平」的,在台灣常見的牛舌魚就是這一類的比目魚。

summer_flounder_photo4_exp.jpg  

照片來源:NOAA Fishwatch

而鰈大多比較有「腰身」,尾巴及身體有明顯的區隔,除了前面提到的扁鱈之外,目前中國大陸及日、韓也有大量的比目魚養殖,養殖的魚種以俗稱牙鲆及大菱鲆的鲽為主,大家在台灣的海鮮餐廳或日本料理店也常常可以看到這些比目魚!

註:在分類學上比目魚有不同的分類方式,如中研院的台灣魚類資料庫就不使用側泳目,而以鰈形目取代;大口鰈亞目也以鰜亞目取代;而鰈亞目之下又分為8科。這種分類方式較精準但不易為一般消費者所理解,因此我們採用台灣商務印書館發行的台灣脊椎動物誌陳兼善教授的版本較容易為消費者理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湧升海洋 的頭像
    湧升海洋

    湧升海洋部落格

    湧升海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