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過年熱門的金鯧有2個接近但不同的魚種,我們請他們本人來跟大家拜年。左圖的短鰭金鯧是在台中/彰化海域捕獲的,這附近盛產金鯧喜歡吃的貝類(文蛤)。右邊的長鰭金鯧是在東澳附近捕撈的,那邊主要以小魚為主要的食物。
近年來過年熱門的金鯧有2個接近但不同的魚種,我們請他們本人來跟大家拜年。左圖的短鰭金鯧是在台中/彰化海域捕獲的,這附近盛產金鯧喜歡吃的貝類(文蛤)。右邊的長鰭金鯧是在東澳附近捕撈的,那邊主要以小魚為主要的食物。
大圓鱈[1]Patagonian toothfish (Dissostichus eleginoides),俗稱美露鱈(Mero)或智利大海鱸(Chilean seabass),是生活在南極附近大陸斜坡的深海冷水大型魚,最大體型可達100公斤壽命超過50歲。在遠洋漁業現代化發展之下,這尾棲息在南極遙遠深海的魚類也被人類發現後大量捕撈。但是缺乏陽光的南極深海不是一個生產力旺盛的水域,沒有大量的食物,因此在那邊生存的魚類長得快生得多會有食物不足的問題不利生存,反而需要有較長的壽命及較慢的成長速度才有機會繁衍。這種低回復力的魚類資源在面臨現代化漁業的命運可想而知,因此國際間透過立「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委員會[2] 」(Commiss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Antarctic Marine Living Resources, CCAMLR)來進行捕撈及貿易的管理。台灣早年大量進口的圓鱈主要來自逃避管理的IUU漁業捕撈,2018年起台灣才正式公告大圓鱈的進口必需有CCAMLR核發的出口證明才能合法申報輸入台灣[3],由於產量減少及開始導入管制,因此大圓鱈的價格近年在台灣飛漲,輪切魚排每公斤網路價格都在1500-2500之譜。
圖1.世界圓鱈產量
圖 : 一支釣漁船準備透過小三通裝載白帶前往中國的
白帶魚大概是台灣消費者最認識的海水魚了,長長銀白色扁平的身軀,看過一次準忘不了。但是為什麼自助餐店跟日本料理店一樣大小的帶魚價格不但有5倍以上的差異,吃起來也完全不同呢?
鯖魚是台灣沿近海漁業最重要的魚種,台灣的鯖魚主要分部在台灣的東北方海域,以花腹鯖為主、白腹鯖數量較少。南方澳是台灣鯖魚最重要的漁業基地,早年的鯖魚是大船載小船去外海用一支釣捕撈,就是有名的「釣槽」,漁獲量少風險高,但在漁獲量小的時代也為漁村堆起巨大的財富;隨後由日本引進大型圍網,讓台灣鯖魚的產業由家計型變成工業化的生產,帶動鯖魚罐頭加工廠及冷凍廠在蘇澳地區的發展,也為大量增加的鯖魚產量找到好市場。
2000年後,台灣業者更將大型圍網與拖網結合成為「扒網」,可以大幅降低投資、提高漁獲效率,成為主流的漁法,雄霸一時的鯖魚大型圍網也在2013年走入歷史。許多現代化的電子設備搭配扒網的使用,更大幅提高了鯖魚的產量,但也同時替這個資源帶來超量使用的威脅。
2013年政府開始了鯖魚的捕撈管理,部分鯖魚的資源開始回復。隨著產量下滑,鯖魚的價格卻也持續下滑,鯖魚到底出了什麼事?
烏魚是台灣傳統最重要的海鮮之一,因此也留傳下來許多跟烏魚相關的文化, 而其中有關於這個鹽水烏的諺語不但令人佩服老祖宗的生活智慧,也是到今天都適用的知識!
在依海為生的時代,對海的知識是生存的關鍵。過去烏魚是台灣最重要的經濟作物,因此先民對烏魚有很多觀察。而這句諺語也反應出先民知道烏魚有海水烏與淡水烏之別,更巧妙的是以雞肉箍來作比喻. 雞肉箍是指雞腿肉,代表比教紮實的口感,也正確反應出在海中成長的烏魚跟淡水中成長的烏魚差別所在。
現在我們透過科學研究也知道台灣烏魚有洄游的中國北方種及中國南海種(海水烏)以及不洄游喜歡棲息在河中的黑潮種(淡水烏).不過這個海水烏與淡水烏現在除了滲透壓不同造成的肉質差異之外,淡水烏還存在環境污染及養殖的飼料味(養殖烏魚大部分養在鹽度1%以下的淡水中) 。
從2010年起受到野生烏魚捕獲量快速下降的影響,湧升中止了對野生烏魚的利用,改採用養殖烏魚及烏魚子。但是因為養殖烏魚使用雌激素的問題,我們一開始就只選用比較不受影響的3年烏,而不是成本較低的2年烏,並且持續跟養殖烏魚的朋友們溝通不使用雌激素的可能性?2016年首次取得無雌激素的3年烏魚,但是2017年再度合作養出的2年烏魚雌魚的卵明顯偏小,令我們直接聯想到雌激素不只對雌雄比例有影響,對魚卵的重量應該也有很大的影響。
在我們持續對雌激素的關切之下,部分飼料大廠也停止違法烏魚變性飼料的供應,主管單位也開始研究合法的單性雌烏魚苗的生產。小部分養殖戶也改採人工篩選的方式來養殖烏魚,但是大多數的烏魚養殖仍然繼續雌激素的使用;爭辯著要我們提出使用雌激素的危害證據!近年來依賴捕撈的烏魚苗供應也開始吃緊,2018年更可能受到高溫的影響導致養殖烏魚普偏欠收,我們的無雌激素養殖烏魚供應中斷了!
大家常說吃海鮮要當令,只是大家卻不知道當令有什麼海鮮?今天跟大家介紹一個農曆4月的當令海鮮 – 煙仔!
煙仔俗稱煙管仔,是花鰹屬的鰹魚,有平花鰹跟扁花鰹2種,也是最小最常見的鰹魚。在台灣常見的鰹魚還有體型較大的巴鰹(俗稱花煙,胸鰭後方有3個黑點)及正鰹(俗稱倒滾,肚子有4-5條黑色縱帶)。鰹魚的肉都是紅的,而跟鰹魚容易弄混的齒鰆(俗稱煙虎)肉則是白色的,而且黑色縱帶是在背部。
鮸魚是石首魚中的老大哥,也是台灣西岸許多漁人釣客冬末春初追求的目標。鮸魚的好吃在台灣是有名的,不管是「有錢吃鮸、沒錢免吃」的俗諺或是更精準的「春鮸冬嘉臘」鮸魚盛產季,還是一午、二鮸、三土魠、四迦魶種種地方對魚的偏好排名,鮸魚在我們的生活中都不缺席!
台灣西岸的鮸魚在秋天就從開始從北方往南遷移,在離岸很近的淺水中也可以發現它們的踪跡,所以在漁業不發達的時代人們也有機會捕捉及品嚐到它們。一般來就年輕的鮸魚多出現在比較淺的水域,大型鮸魚的成魚則比較少進到淺水區,小型一支釣釣到10台斤鮸魚就算是”大鮸”了,但是在生理上這些10斤的大鮸剛成熟,就更不用提大量被釣獲3斤以下俗稱鮸筍的小鮸魚了!體型達到10公斤的成熟鮸魚需要6年的時間來成長。
鱗鰭叫姑魚 - 加網, 也有人以它的近親春子、帕頭仔稱呼它, 春天是這尾魚數量最常被捕獲的時候,大型的大可以超過300克,但是一般捕獲還是以200克上下居多。加網的肉結實片狀,是石首魚家族中脂肪含量較高的一尾魚,因此肉質有獨特的油香,因此漁村也會以”油口”稱之,日文名是” アブラグチ(油愚癡),"油"是因為脂肪含量高,"愚癡"是許多石首魚共同的俗名,因為它們被捕撈上來時會好像在發牢騷一樣咕咕叫,即使是許多遍嚐海鮮的老饕也不能忘情加網的美味。
加網喜歡棲息在泥砂海底,以小型甲殼類為主食,肉質鮮美,是許多長輩童年海鮮的回憶。加網也是釣客初春追求的目標,每年冬天總要安排去釣這尾小魚,只為了它的美味 ! 台灣沒有加網的養殖,大多來自拖網捕撈,其次為延繩釣,一支釣以休閒釣獲自己食用為主。台灣西部海域冬天從嘉義到基隆最常見的就是它, 是石首魚家庭中的小老弟. 由於數量多, 棲息地離岸又近, 因此早期的消費者對這尾魚就有深刻的印象.在糧食不足的年代更是美味的家常海鮮代表.那個沒有冰箱的時代大家常把這尾魚用鹽醃起來或曬乾的方式保存,這也是這尾魚美味的食用方式 !
最常聽到跟馬有關係的魚有海馬及馬頭魚,但是吃過或是喜歡吃海馬的人遠少於馬頭魚。馬頭魚中以紅馬頭最為討喜,不但肉質細密容易烹調,紅色的外表也很討喜,實在可以是馬年新年最具代表性的魚!
圖:在彭佳嶼釣獲的日本馬頭魚
明 代「漁書」:每至四月,自海洋綿亙數里,其聲如雷,海人以竹筒探水底,聞其聲乃下網截流取之。
清代上海人秦榮光:黃魚,一名石首魚,首中有二石如玉,四月間,自洋群至,綿亙數里,聲如雷。網捕冰藏,船載而至,名冰鮮。一種春初先至而小,名黃花魚。其秋冬捕得者,俗稱火鮮。
動輒上萬的20公斤級澎湖大土魠
鰆魚的英文是Spanish Mackerel, 也就是西班牙鯖魚. 它是鯖魚家族的一員, 可以理解為什麼叫Mackerel, 但為什麼獨厚"西班牙"? 不太瞭解!不過令人連想起"神鬼戰士"中的"西班牙人"那種英勇的形象.
花身雞魚與其他雞魚類都會用膘囊磨擦發出咕咕之音,作為溝通用途,因此有雞魚之名。起浪後浪潮大量沖刷底土及岸邊帶來大量的食物,此時花身雞魚喜聚集浪腳下索食,漁民易於此時捕獲,其他時候花身雞魚量少價高。
廣鹽性的花身雞魚活躍於河口,在淡鹹水交替的水域中因有大量的餌食因此也是花身雞魚常現身之處。花身雞魚是小型低階魚類,喜歡群聚;兼具生命週期短且繁殖力強因此很早就發展出人工完全養殖。但由於成長速度慢養殖效益不佳因此少人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