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鯧為鰺科鯧鰺屬的魚種,在台灣有2個品種, 比較小的長鰭金鯧(布氏鯧鰺Trachinotus blochii)主要是魚塭養殖, 比較大的短鰭鯧鰺(穆克鯧鰺Trachinotus mookalee)主要是海上箱網養殖.都可以稱為金鯧,中國稱金鯧為”黃力魚”,是網箱養殖的重要魚種.由於此種魚類的肉質鮮美,成長迅速,適應力強,經多年的養殖,已經成為台灣地區主要的海水經濟養殖魚種。野生的黃臘幓被捕獲時,體表會呈現紅色的反光,故被中南部的漁民稱為"紅衫",北部地區稱為"金鯧"。
在自然的水域中,金鯧為雜食性的魚類,主要以掠食小型的軟體動物及小螺為生,牙齒並不發達,成魚牙齒埋於肌肉中。一般魚塭養殖以長鰭紅衫為主,低溫忍受的界限在14℃ 左右;箱網養殖以短鰭紅衫為主,2008年初澎湖10℃的寒害中金鯧卻多存活下來。
金鯧能適應很廣的鹽度,但在低鹽度養殖池中成長較快,海洋箱網養殖成長雖然慢些,但肉質較佳。金鯧經6—9個月養殖,可以達到300克的上市體形。湧升海洋的金鯧來自澎湖海上箱網養殖場,因為澎湖冬天水溫較低, 因此成長速度較慢, 養殖成本高, 但口感更佳。事實上金鯧由於適應性強、成長快速、美味又美觀,已經是世界許多國家從事海洋養殖的首選的小型魚。
體型達1公斤以上的金鯧由於成熟度佳,適合當生魚片吃、也適合蒸、炸等全魚料理;300-600克的小型金鯧肉質細緻,適合清蒸及煎食。以下為湧升海洋生魚片級金鯧的捕撈及加工流程:
1. 澎湖海上箱網養殖場
2. 將金鯧撈上船
3. 放血後冰鎮以保鮮去腥
4. 進場去鱗
5. 清洗
6. 取肉,修整,去刺
7. 臭氧殺菌,瀝乾,裝袋
8.真空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