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午魚(右)跟養殖午魚(左)你看出它們的差別了嗎?它們雖然都可以被稱為午魚,但卻是不同的物種 ! 養殖的四指馬鮁最大體型可以達到200CM,而野生的多鱗四指馬鮁最大體型不到80CM。 市場上經常以胸鰭的顏色來區分養殖(黃鰭)及野生(黑鰭),這個方法是滿有效的,但是不會100%準確,因為魚的體色經常會受環境及魚齡影響而改變。
比較準確的方式是比較鱗片的大小,相同大小的魚,鱗片較大的是體型比較大的四指馬鮁,鱗片較小是體型比較小的多鱗四指馬鮁。 但是這個比較對消費者意義不大,因為不管那種野生午魚只要大小相同口感及價格也相同,因此體型大小才是關鍵,一般來說半在台灣西部台斤以下稱為午仔白,半台斤到1公斤稱為午仔,1公斤以上稱為大午,2-3公斤稱為粗皮午,3公斤以上稱為竹午。在宜蘭也可以見到2種午魚(下圖),俗稱竹葉午的四指馬鮁(上)及體型較小俗稱粗皮午的五指馬鮁(下)。這些說法並沒有絕對的標準,也隨著地區不同,但是”竹午”的好吃及高貴是絕對的,所以才會在傳統好魚排行中永遠魚列首位的現象。
但是過去對午魚的認知無法套用在近來市場上大多數的午魚,因為現在市場上大部分的午魚是養殖的,基本上體型都在400公克以下。影響養殖午魚品質最重要的是藥殘,因為高密度的養殖午魚需要常態的使用歐索林酸(Oxolinic acid)[1],因此近年來大量出口中國的午魚大多以野生魚類的名義出口,規避藥檢。而進到台灣市場的午魚也是藥檢的高危險群,因此許多大賣場都避免販售午魚。2013-2018年台灣午魚生產方式及進出口統計如下 :
午魚/單位(噸)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養殖產量 |
4137 |
4059 |
4303 |
3434 |
9941 |
11697 |
野生產量 |
933 |
833 |
553 |
584 |
379 |
353 |
冷藏出口 |
263 |
4365 |
4619 |
6333 |
6788 |
7807 |
冷藏進口 |
0 |
26 |
33 |
15 |
8 |
11 |
冷凍出口 |
9 |
169 |
203 |
311 |
280 |
306 |
冷凍進口 |
0 |
19 |
21 |
9 |
46 |
46 |
註:漁業統計年報存在相當偏低誤差
近年來台灣也有低價午魚的進口,這些午魚主要來自印尼野生捕撈,但是來自熱帶水域的午魚價位雖然低廉,但是由於成長快速導致口感不佳也沒有油份,所以即使有些號稱採用先進的冷凍技術生產,但是無法改變口感不佳的本質,只是低價位低品質的本質卻嚴重破壞消費者對午魚的認知,加上低報逃稅的手段,衝擊台灣在地優質生產者的權益。
2018午魚冷凍進口 |
2018午魚冷藏出口 |
||||
國家 |
重量/KG |
平均單價NT/KG |
國家 |
重量/KG |
平均單價NT/KG |
印尼 |
35,524 |
43.72 |
中國大陸 |
22,713,519 |
58.91 |
莫三比克 |
1,070 |
45.79 |
美國 |
69,842 |
332.77 |
越南 |
9,889 |
36.91 |
香港 |
7,392,124 |
131.79 |
|
|
新加坡 |
926 |
69.11 |
|
總計 |
46,483 |
42.32 |
總計 |
30,176,411 |
77.39 |
註 : 海關申報價格明顯大幅偏低(與美國貿易除外)
市面上也流行一夜乾也很適合養殖午魚,因為養殖午魚脂肪含量比較高,跟鹽很搭配。不過大部分的一夜乾不是一夜乾,只是鹽醃,因為一夜乾要經過低溫乾燥的程序,所以除了加鹽之外,也必需脫去至少10%的水份,提高魚的口味。
談了這麼多,最重要的是你要自已去品嚐看看養殖、野生及大午魚口感到底有什麼差異?至於進口午魚就省點錢不用去試了,真的不好吃 !
[1] http://vettech.nvri.gov.tw/AppendixEdit/report/1421.pdf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