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_20180830_053134_vHDR_On_HP.jpg

虱目魚是南台灣的家魚,給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多刺,因此在講究方便﹑選擇多樣的現代社會要賣虱目魚都要強調「無刺」,無刺虱目魚肚﹑無刺虱目魚柳﹑現在甚至有整尾都無刺的虱目魚。但為了去刺,得耗費人力增加成本,也讓人失去了認識「虱目魚本人」的機會。其實有刺的虱目魚比你想像的更容易吃,以及更好吃!

無刺虱目魚肚是怎麼來的?

虱目魚全身200多根刺,最沒刺的部位是腹部,無刺虱目魚肚是怎麼演變出來的呢?大致上是來自台灣南部的鹹粥(虱目魚粥)。早期煮虱目魚粥是拿魚片下去煮,但是片過的虱目魚刺變得很難剔除,因為虱目魚的刺是沿著頭尾順向,一旦橫著切,1刀下去1根刺變2根刺更慘。
因為虱目魚不適合片成一塊塊魚肉,所以民國80年初賣鹹粥的店就把刺比較少的魚肚切下來,成為一個比較高價的新產品 ─虱目魚肚粥。
那個時候的虱目魚肚切的比較大塊,是現在俗稱有刺魚肚的”黑肚”。隨著社會現代化,大量人口往都市流動,生活的腳步越來越快,都市消費者對有刺的虱目魚肚接受度不高,民國90年代尾期虱目魚粥的業者開發出稱為「白肚」的無刺虱目魚刀法,成為許多喜歡虱目魚的現代都市人最愛。

正統虱目魚愛好者:有刺的虱目魚背肉才最好吃

P_20180830_084059_vHDR_On_HP.jpg

但是無刺虱目魚肚對於傳統的虱目魚愛好者來說卻不受青睞!原因何在?首先無刺虱目魚肚的單價比起整尾虱目魚高太多了,對於有時間有本領的虱目魚愛好者來說,魚刺根本不是問題;剔刺甚至是慢食的生活享受。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在於,虱目魚背肉的美味才是真正吸引老饕的關鍵!
虱目魚背肉有那麼好吃嗎?是的,有煎過魚背肉的朋友就知道,大量活動的虱目魚背精壯,少油卻不柴,煎到「赤赤」水分仍在,又有甜份,且組織紮實,口感酥脆有勁,是極富代表台灣口味的平民美味!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虱目魚背肉都有相同的美味!傳統的虱目魚是以底藻為主食,以極低的密度養殖在純海水的環境中;而現代大量養殖的主要虱目魚是食用大豆玉米成份為主的高油脂人工飼料﹑以10-100倍於傳統的密度養殖在鹽度低於1%的淡水中。這個差別有如放山土雞跟籠飼肉雞的差別,不可同日而語!

小提醒:煎魚時,每一公分厚度約需要4─6分鐘(每面需2─3分鐘),例如湧升的虱目魚背肉約為3公分,那麼兩面加起來約需12─15分鐘,亦即每面煎6─7分鐘,中間不要去翻動打擾,就會煎出美味赤赤的樣子!

有刺虱目魚這樣吃超簡單

想要體會一下其中的差別嗎?我們每年都會準備一些美味的的淺坪全隻虱目魚(當然一定也經過產銷履歷驗證)來跟老饕分享!
想一試虱目魚美味的消費者請記得虱目魚一定要整片下去煎或蒸,記得「千萬不可」先動刀橫著分切,把200多根刺變成400多根刺可不好玩!吃魚的時候請順著頭尾向,大塊大塊的夾,虱目魚的刺雖多,但他的排列是有規則的,是頭尾向的縱排,要像蠶寶寶吃桑葉一般從邊緣小心吃,看到整排刺露出頭時就整排抽出來,切記別把魚肉一大口塞到嘴中,把刺打亂了可是神仙也難救!
有人或許疑惑,為何吃魚要這麼麻煩?但除了美味之外,這個慢食的過程正是吃魚的樂趣之一,悠閒而專心的品著一尾魚,知道如何取刺,享受運動後的健美虱目魚肌肉,就是品嚐淺坪虱目魚肉最佳的享受!
 
arrow
arrow

    湧升海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