鱈魚是台灣最多人喜歡吃的海鮮,但是台灣市場上被稱為鱈魚(扁鱈)的主要是來自冰島及加拿大的格陵蘭大比目魚。由於扁鱈有豐富的脂肪,因此不論是家庭主婦還是專業廚師都可以輕鬆煮出美味的料理;而且扁鱈肉質柔軟、腥味淡又少刺,因此廣受歡迎。
但是在日本,扁鱈是不能跟鱈魚混為一談的。正統的鱈魚英文是Cod,日文是たら,是長兩根鬍鬚的底棲性白肉魚。鱈魚是早期海洋財富的代表,有太平洋鱈魚及大西洋鱈魚2大類,為了爭奪鱈魚資源還有著名的「鱈魚戰爭」,有興趣瞭解的話可以參考「鱈魚之旅(新雨出版社)」一書。
在歐美,鱈魚早期作為魚乾(stock fish),現在則作為魚排為主,英國人喜歡的Fish & Chip早期也是以鱈魚為主。在日本鱈魚則以吃火鍋為最普遍的食用方式。鱈魚的精巢叫作「白子」,也是高檔的日式海鮮火鍋主角之一。隨著捕撈量增加,真正的鱈魚不足以供給市場所需,替代品也披掛上陣!
鱈魚第一順位的替代品就是它的近親,就是魚河岸書中提到的「助宗鱈魚すけとうたら」,英文名是Pollock,我們常吃的魚板及明太子都是這種鱈魚。最大的漁場是阿拉斯加,平均一年漁獲量達150萬噸。其他還有Hake、Hoki、Whiting…許多鱈科的魚種也是很重要的食用魚。漁河岸中提到的鬚鱈跟鱈魚可就是同「目」不同「科」的遠親了。
鱈魚由於魚聲響亮,所以很多商家把肉白白、刺少少的魚都冠以「鱈魚」的名稱,在台灣智利海鱸叫作「大圓鱈」(連油魚也來仿冒),越南鯰魚叫「鱈斑」(又是鱈魚又是石斑魚),當然不用說創始的「扁鱈」了。只是約定成俗將錯就錯,反正仿冒品江山代有人才出,誰也不欠誰,肥了商家、苦了消費者!
留言列表